养老投资
嘉实将养老金业务定位为长期战略业务,深度涉足包括主权财富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、企业/职业年金、养老目标基金在内的三大养老业务 养老投资主页 |
---|
DeepSeek发布为全球AI领域带来的突破性以及带来的巨大商业化图景,让市场开始重新定义中美AI实力的天平。
这一创新,不仅为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注入了新的变量,更为国内AI赛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,令资本市场为之振奋,生机勃发。
大涨之后是否还有大涨?
科技股的走势势如破竹,AI相关股票涨势如虹。从2023年初的ChatGPT引爆市场,后续各种突破性创新作为催化剂,AI产业链的各个细分领域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。
自本轮行情启动(2025年2月3日)到2025年2月26日:
AI产业链的细分领域极为丰富,上中下游环环相扣,共同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科技生态系统。
上游主要涵盖AI所需的基础硬件设施和基础设施支持,中游聚焦于AI技术整合和服务层,下游涉及终端应用和消费市场涉及多个行业领域。
如果觉得抽象的话,我们举个例子,将科技产业链的上游、中游、下游看做是“建造一座智慧城市”的过程。
上中下游就是这样环环相扣、共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“智慧城市”生态系统。
整体来看,下游的表现相比弱于中上游。回到本轮反弹自2月3日算起截至2月26日,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6%,但是仅由少数科技领域个股驱动,反弹幅度小于924行情。
科技的未来是星辰大海,尤其是在政策引导和科技创新的驱动下,未来AI相关的各个环节的投资逻辑清晰可见。
当前,面对庞大的科技产业链,如普通投资者如何在这条黄金赛道上精准布局,抓住AI时代的红利?
ETF星链:AI产业链投资利器
嘉实基金是国内最早布局被动投资业务的公司之一,旗下ETF产品覆盖AI产业链的上中下游,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站式的科技投资解决方案。以下是ETF星链的精选产品:
从上图看到,多只细分ETF表现出了强大的爆发力,比如软件ETF(159852)、科创芯片ETF(588200)、集成电路ETF(562820)、机器人指数ETF(159526)近半年来均超80%。
有持有这些ETF的投资者吗?评论区比个耶。
展望后市,浙商证券表示,2025年春节前后呈现的科技行情结构性突出,随着外资集体发声看好中国资产,DeepSeek问世和民企座谈会再召开等利好因素出现,市场风险偏高显著提高,A股科技资产重估进行时,春季攻势仍在继续,市场或以“科技领涨-回踩夯实-全面反弹”节奏运行。
民生证券认为,认为DeepSeek开源为云厂商提供了低门槛部署世界级AI大模型的机会,而客户对数据合规与部署便捷性的需求,催生了DeepSeek一体机的蓝海市场。
中信证券表示,中国AI加速迭代,国产大模型和智能云公司有望显著受益。互联网既是AI的重要落地场景,如微信接入DeepSeek、AI广告加速落地、AI内容生成需求提升等;也是智能云和国产大模型的提供方。
传统企业开始尝试本地部署DeepSeek,加速AI大模型应用落地,AI+金融、AI+医疗、AI+工业、AI+交通运输等领域值得关注,AI agent将望成为重要的应用落地形式。此外,AI将望反哺产业数字化升级,带来传感器、PC、服务器、IT服务公司的业绩机遇。
截至2月26日,嘉实基金旗下ETF总规模约2400亿元,旗下产品涵盖宽基、行业、策略等多个种类,包括国内首批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嘉实沪深300ETF(159919)、首批中证500ETF——嘉实中证500ETF(159922)、首批中证A500ETF(159351),以及首批稀土ETF——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(516105),首批科创板芯片ETF——嘉实科创芯片ETF(588200),市面上唯一一只跟踪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的ETF产品——红利低波ETF基金(515300)等。
值得一提的是,融合了红利和低波因子策略的红利低波ETF基金(515300)及联接基金(A类007605、C类007606)备受投资者青睐。
Wind数据统计,截至2025年2月26日,红利低波ETF基金(515300)近60个交易日吸引近20亿元资金净流入。
除此之外,包括软件ETF(159852)、科创芯片ETF(562800)、稀土ETF(562800)、稀有金属ETF(562800)、科创信息技术ETF(588100)、标普生物科技ETF(159502)等10只来自嘉实的细分类ETF产品都在各自细分赛道中规模领先。
通信ETF成立于2023/4/27,通信ETF2023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-5.03%、-5.06%(2023);27.6%、26.92%(2024),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21.18%、20.5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40.52%、40.99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张钟玉2023/4/27至今。
集成电路ETF成立于2024/4/12,集成电路ETF成立以来至2024年底业绩及基准(57.8%、61.03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88.19%、90.59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田光远2024/4/12至今。
科创芯片ETF成立于2022/9/30,科创芯片ETF2022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2.58%、-0.77%(2022);7%、7.26%(2023);33.42%、34.52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46.44%、43.17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91.49%、92.42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田光远2022/9/30至今。
信息安全ETF成立于2022/1/19,信息安全ETF2022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-26.09%、-29.25%(2022);6.12%、5.60%(2023);8.29%、8.05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-15.07%、-19.27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79.77%、80.98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李直2022/1/19-2024/2/1;张超梁2024/2/1至今。
软件ETF成立于2021/1/29,软件ETF2021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7.52%、0.18%(2021);-24.19%、-25.53%(2022);-7.54%、-8.37%(2023);2.2%、2.43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-22.90%、-29.98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97.89%、99.53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高峰2021/1/29-2021/7/2;田光远2021/6/4至今。
机器人指数ETF成立于2024/4/16,机器人指数ETF成立以来至2024年底业绩及基准(13.85%、13.37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84.83%、87.09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田光远2024/4/16至今。
恒生医疗指数ETF成立于2024/5/7,恒生医疗指数ETF成立以来至2024年底业绩及基准(-2.23%、-1.02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32.75%、32.83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王紫菡2024/5/7至今。
高端装备ETF成立于2022/9/30,高端装备ETF2022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-12.97%、-10.15%(2022);-12.7%、-13.67%(2023);1.74%、1.63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-22.7%、-21.16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26.72%、27.20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刘珈吟2022/8/5-2024/9/27;张超梁2024/1/25至今。
新能源ETF成立于2021/8/9,新能源ETF2021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3.09%、-1.35%(2021);-26.59%、-28.1%(2022);-34.22%、-35.85%(2023);-5.94%、-7.03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-53.18%、-57.7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22.06%、22.50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田光远2021/8/9至今。
稀土ETF基金成立于2021/3/9,稀土ETF基金2021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52.68%、45.97%(2021);-26.68%、-27.51%(2022);-14.92%、-15.83%(2023);8%、7.6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2.86%、-4.17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40.85%、41.28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田光远2021/3/9至今。
稀有金属ETF成立于2021/9/15,稀有金属ETF2021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-9.50%、-16.33%(2021);-25.71%、-25.96%(2022);-23.25%、-24.71%(2023);-5.58%、-6.6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-51.28%、-56.44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28.56%、28.84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田光远2021/9/15至今。
电池ETF基金成立于2021/7/13,电池ETF基金2021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6.08%、2.58%(2021);-29.11%、-30.22%(2022);-31.91%、-33.08%(2023);-1.56%、-2.2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-49.6%、-53.14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38.24%、38.95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田光远2021/7/13至今。
科创医药指数ETF成立于2023/12/27,科创医药指数ETF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-17.38%、-18.24%(2024),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17%、-14.88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27.79%、28.18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王紫菡2023/12/27至今。
嘉实中证新能源汽车A成立于2021/8/18,嘉实中证新能源汽车A2021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-5.38%、2.50%(2021);-26.31%、-27.60%(2022);-26.56%、-28.06%(2023);-0.16%、-0.78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-48.87%、-47.03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46.97%、47.53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李直2021/8/18至今。
风险提示:基金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投资人应当阅读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说明书》《产品资料概要》等法律文件,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,特别是特有风险,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、投资经验、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。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、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,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。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,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。本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,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、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。
把握AI投资机会,请收藏好这份ETF星链图
2025-04-03 来源:阿尔法工厂DeepFund
DeepSeek发布为全球AI领域带来的突破性以及带来的巨大商业化图景,让市场开始重新定义中美AI实力的天平。
这一创新,不仅为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注入了新的变量,更为国内AI赛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,令资本市场为之振奋,生机勃发。
大涨之后是否还有大涨?
科技股的走势势如破竹,AI相关股票涨势如虹。从2023年初的ChatGPT引爆市场,后续各种突破性创新作为催化剂,AI产业链的各个细分领域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。
自本轮行情启动(2025年2月3日)到2025年2月26日:
AI产业链的细分领域极为丰富,上中下游环环相扣,共同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科技生态系统。
上游主要涵盖AI所需的基础硬件设施和基础设施支持,中游聚焦于AI技术整合和服务层,下游涉及终端应用和消费市场涉及多个行业领域。
如果觉得抽象的话,我们举个例子,将科技产业链的上游、中游、下游看做是“建造一座智慧城市”的过程。
上中下游就是这样环环相扣、共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“智慧城市”生态系统。
整体来看,下游的表现相比弱于中上游。回到本轮反弹自2月3日算起截至2月26日,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6%,但是仅由少数科技领域个股驱动,反弹幅度小于924行情。
科技的未来是星辰大海,尤其是在政策引导和科技创新的驱动下,未来AI相关的各个环节的投资逻辑清晰可见。
当前,面对庞大的科技产业链,如普通投资者如何在这条黄金赛道上精准布局,抓住AI时代的红利?
ETF星链:AI产业链投资利器
嘉实基金是国内最早布局被动投资业务的公司之一,旗下ETF产品覆盖AI产业链的上中下游,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站式的科技投资解决方案。以下是ETF星链的精选产品:
从上图看到,多只细分ETF表现出了强大的爆发力,比如软件ETF(159852)、科创芯片ETF(588200)、集成电路ETF(562820)、机器人指数ETF(159526)近半年来均超80%。
有持有这些ETF的投资者吗?评论区比个耶。
展望后市,浙商证券表示,2025年春节前后呈现的科技行情结构性突出,随着外资集体发声看好中国资产,DeepSeek问世和民企座谈会再召开等利好因素出现,市场风险偏高显著提高,A股科技资产重估进行时,春季攻势仍在继续,市场或以“科技领涨-回踩夯实-全面反弹”节奏运行。
民生证券认为,认为DeepSeek开源为云厂商提供了低门槛部署世界级AI大模型的机会,而客户对数据合规与部署便捷性的需求,催生了DeepSeek一体机的蓝海市场。
中信证券表示,中国AI加速迭代,国产大模型和智能云公司有望显著受益。互联网既是AI的重要落地场景,如微信接入DeepSeek、AI广告加速落地、AI内容生成需求提升等;也是智能云和国产大模型的提供方。
传统企业开始尝试本地部署DeepSeek,加速AI大模型应用落地,AI+金融、AI+医疗、AI+工业、AI+交通运输等领域值得关注,AI agent将望成为重要的应用落地形式。此外,AI将望反哺产业数字化升级,带来传感器、PC、服务器、IT服务公司的业绩机遇。
截至2月26日,嘉实基金旗下ETF总规模约2400亿元,旗下产品涵盖宽基、行业、策略等多个种类,包括国内首批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嘉实沪深300ETF(159919)、首批中证500ETF——嘉实中证500ETF(159922)、首批中证A500ETF(159351),以及首批稀土ETF——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(516105),首批科创板芯片ETF——嘉实科创芯片ETF(588200),市面上唯一一只跟踪沪深300红利低波动指数的ETF产品——红利低波ETF基金(515300)等。
值得一提的是,融合了红利和低波因子策略的红利低波ETF基金(515300)及联接基金(A类007605、C类007606)备受投资者青睐。
Wind数据统计,截至2025年2月26日,红利低波ETF基金(515300)近60个交易日吸引近20亿元资金净流入。
除此之外,包括软件ETF(159852)、科创芯片ETF(562800)、稀土ETF(562800)、稀有金属ETF(562800)、科创信息技术ETF(588100)、标普生物科技ETF(159502)等10只来自嘉实的细分类ETF产品都在各自细分赛道中规模领先。
通信ETF成立于2023/4/27,通信ETF2023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-5.03%、-5.06%(2023);27.6%、26.92%(2024),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21.18%、20.5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40.52%、40.99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张钟玉2023/4/27至今。
集成电路ETF成立于2024/4/12,集成电路ETF成立以来至2024年底业绩及基准(57.8%、61.03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88.19%、90.59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田光远2024/4/12至今。
科创芯片ETF成立于2022/9/30,科创芯片ETF2022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2.58%、-0.77%(2022);7%、7.26%(2023);33.42%、34.52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46.44%、43.17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91.49%、92.42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田光远2022/9/30至今。
信息安全ETF成立于2022/1/19,信息安全ETF2022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-26.09%、-29.25%(2022);6.12%、5.60%(2023);8.29%、8.05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-15.07%、-19.27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79.77%、80.98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李直2022/1/19-2024/2/1;张超梁2024/2/1至今。
软件ETF成立于2021/1/29,软件ETF2021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7.52%、0.18%(2021);-24.19%、-25.53%(2022);-7.54%、-8.37%(2023);2.2%、2.43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-22.90%、-29.98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97.89%、99.53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高峰2021/1/29-2021/7/2;田光远2021/6/4至今。
机器人指数ETF成立于2024/4/16,机器人指数ETF成立以来至2024年底业绩及基准(13.85%、13.37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84.83%、87.09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田光远2024/4/16至今。
恒生医疗指数ETF成立于2024/5/7,恒生医疗指数ETF成立以来至2024年底业绩及基准(-2.23%、-1.02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32.75%、32.83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王紫菡2024/5/7至今。
高端装备ETF成立于2022/9/30,高端装备ETF2022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-12.97%、-10.15%(2022);-12.7%、-13.67%(2023);1.74%、1.63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-22.7%、-21.16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26.72%、27.20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刘珈吟2022/8/5-2024/9/27;张超梁2024/1/25至今。
新能源ETF成立于2021/8/9,新能源ETF2021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3.09%、-1.35%(2021);-26.59%、-28.1%(2022);-34.22%、-35.85%(2023);-5.94%、-7.03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-53.18%、-57.7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22.06%、22.50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田光远2021/8/9至今。
稀土ETF基金成立于2021/3/9,稀土ETF基金2021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52.68%、45.97%(2021);-26.68%、-27.51%(2022);-14.92%、-15.83%(2023);8%、7.6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2.86%、-4.17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40.85%、41.28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田光远2021/3/9至今。
稀有金属ETF成立于2021/9/15,稀有金属ETF2021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-9.50%、-16.33%(2021);-25.71%、-25.96%(2022);-23.25%、-24.71%(2023);-5.58%、-6.6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-51.28%、-56.44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28.56%、28.84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田光远2021/9/15至今。
电池ETF基金成立于2021/7/13,电池ETF基金2021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6.08%、2.58%(2021);-29.11%、-30.22%(2022);-31.91%、-33.08%(2023);-1.56%、-2.2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-49.6%、-53.14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38.24%、38.95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田光远2021/7/13至今。
科创医药指数ETF成立于2023/12/27,科创医药指数ETF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-17.38%、-18.24%(2024),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17%、-14.88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27.79%、28.18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王紫菡2023/12/27至今。
嘉实中证新能源汽车A成立于2021/8/18,嘉实中证新能源汽车A2021-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:-5.38%、2.50%(2021);-26.31%、-27.60%(2022);-26.56%、-28.06%(2023);-0.16%、-0.78%(2024);成立以来业绩及基准(-48.87%、-47.03%)(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);近半年业绩及基准46.97%、47.53%(数据来自嘉实基金,截止2025年2月26日,并经托管行复核)。历任基金经理:李直2021/8/18至今。
风险提示:基金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投资人应当阅读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说明书》《产品资料概要》等法律文件,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,特别是特有风险,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、投资经验、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。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、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,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。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,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。本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,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、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。